
為改善埤麻腳排水及朴子溪水質,嘉義市政府108年向中央爭取前瞻基礎建設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經費新臺幣6,000萬元,於大溪里埤麻腳排水與大溪厝支線匯流處建置一座日處理量3,000公噸之水質淨化現地處理設施,水質淨化現地處理設施園區內並設置運動設施、兒童遊具、環境教育教室、人工濕地及賞鳥區,將成為兼具水質淨化、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及休閒遊憩之多功能場域,工程已接近完工。
場址坐落於大溪里紫微宮旁庄尾地區,由於周邊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與人文資產,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今(110)年委託南華大學永續中心針對工程完工後,建置水環境教育園區以及推動大溪社區地方創生進行前期工作。南華大學永續中心利用半年時間走訪社區拜訪耆老並盤點自然資源,園區鄰近滯洪池吸引鳥類棲息,常見小鸊鷉、紅冠水雞、東方黃鶺鴒、雲雀鷸、黃頭鷺、大卷尾及黑翅鳶等鳥類,鳥況豐富;另外,社區保存百年的宗祠、古井、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檜木屋群及彩繪街等。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該局與南華大學團隊在8月時結合大溪社區、鄰近玉山國中及育人國小舉辦地方創生共識營,整合社區資源凝聚地方發展共識,10月辦理增能培訓課程,邀請農委會有機農業大使陳世雄教授、前中華民國農技團團長陳義松教授,講授有機農業及生態動力農法,推廣在地發展友善農法,10月起開始緊鑼密鼓培訓環境教育志工、編撰環境教育教案及試教課程,為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做前期準備。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明年水環境教育園區落成後,除了推動環境教育,將與大溪社區有更緊密的連結,且將導入永續發展元素,進一步打造成為永續發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