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社區規劃師培訓–「社區故事工作坊」成果分享

  • 發布單位:綜合計畫科

全體大合照

       為鼓勵青年加入在地社區規劃師的行列,並協助社區找到自己的發展脈絡,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於嘉義市西區何庄社區辦理「社區故事工作坊」,第1日課程由嘉有老木工作隊負責人徐佳伶小姐與洪雅書房負責人余國信先生帶領社區學員們挖掘社區內動人的故事與飲食特色。第2日課程由元馨創作空間負責人許元馨小姐將前1日收集社區故事素材做成絹印手工書。參與學員為該市何庄社區志工、居民以及青年社規師共25人。

       講師徐佳伶與余國信從自身經歷出發,引導學員思考自己生活經歷與社區的關係,並藉由分組交流的方式,鼓勵學員討論以增進對彼此的認識,分成「社區故事組」與「食物故事組」,社區長輩討論熱絡,分享著機場村過去的發展點滴、農事經驗以及料理煮法等,因為連結在地農事經驗打開了阿嬤們的話題,大家很有興致地分享了很多兒時回憶,像是水餃裡面包錢幣、鍋巴飯加糖吃或是偷拔甘蔗等,場面溫馨熱絡,透過交流活動讓大家建立自己和社區的連結與共識。接續由講師許元馨帶來手工書教學,包含書本縫製、內文書寫、插圖繪製、照片拼貼以及封面絹印等,透過多元的手法,讓學員嘗試各種媒材來呈現自己的故事。其中社區故事組李大哥分享自己的空軍經歷,將手工書的封面印上直升機的圖案,並在裡面貼滿自己與飛機的合照;食物故事組則是何阿姨帶著手路菜—「醃菜」前來上課,並於手工書中繪製製作材料與過程。該工作坊讓學員藉由從發表、討論、素材收集到手工書裝幀的教學實作,學習將記憶與技藝轉化為具體的、可累積的故事書,讓社區的文化可以被傳承下來,成為社區未來規劃設計的元素。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蕭令宜表示,期藉多元系列課程學習,協助社區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定位,透過工作坊操作,讓「何庄社區」的故事流傳下來,將居民的生命故事連結未來的空間營造,讓在地社區的「滋味」傳承給更多人品嘗與瞭解!